Saturday, August 30, 2008

水清沙幼東平洲

香港有著漫長、曲折而美麗的海岸線,可惜因為城市的發展,天然的海岸線不斷地被破壞,海岸保護區和海岸公園的成立,只是近年的事。早於上世紀的六十年代,喜歡野外遠足活動的前輩,對香港海岸線的天然美,已經十分欣賞,當年的香港四大野外奇觀,「平洲奇石」、「大浪群灘」、「東海岩洞」以及「帽山飛流」,海岸風光就佔了三席,其中東平洲獨特的沉積岩,更是學術界也公認的地質奇觀,是香港最典型的沉積岩海蝕地貌考察地區,亦是本地唯一完整地把沉積岩層保存下來的地區。

每年都會到訪東平洲,不過通常都會在夏天的日子。因為東北季候風的關係,冬日的子東平洲,多是驚濤拍岸,不利於海岸探索,大量的海上垃圾,亦會隨季候風,從大陸沿海地區漂來,情況讓人慘不忍睹。要一探島上的海蝕平台和海蝕洞,就要趁潮汐大退的日子,如果要碰巧是假日,又要是白天,一年中不會有很多天,剛過去的星期六(八月三十日),就是這樣的一個天賜的好日子,潮汐在下午大退至0.5公尺,而且天朗氣清,風平浪靜,當然不能錯過。

東平洲位於香港大鵬灣東北部海止的一個小孤島,是本港最東及最北的島嶼,要到訪東平洲,就要在中文大學附近的馬料水乘搭街渡,那是一小時四十五分鐘(視水流而定)的航程,而且只在周六及周日才有航班。如果海上風浪不大,這會是一個教人心情暢快的航程,因為沿途駛經赤門海峽,碧海藍天,八仙嶼、馬鞍山、黃竹角沿岸、西貢半島諸峰、火紅的赤洲等等,一一影入眼簾。當街渡駛近東平洲時,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它叫做「平」洲:全島地型平坦,最高點也只有48公尺,就像一個平台般,浮在蔚藍色的海面。

街渡駛近碼頭,已經可以看到如玻璃般的海水中的珊瑚礁和穿梭其間的游魚。一般遊人會逗留在東岸,或游泳、或浮潛、或潛水,各適其適。喜歡步行探島的旱鴨子,就會沿島上的郊遊徑,探訪島上名勝。全島面積約1.1平方公里的東平洲,其實不大,長約3公里,寬約500米,不用兩個小時便走完。我習慣沿海岸線作全島綑遊,在退潮的日子,需要約三個小時,在潮漲的日子,因為海蝕平台被淹沒,會出現很多有難度的直崖橫攀,就需要更多時間。


登上碼頭,我向右轉,沿著沙幼得像粉的沙灘,經過如機槍堡般的「貓公洞」,步向島北的洲尾角和白灣,沿途水清沙幼,夾雜著外露的頁岩。東平洲遠離香港的大陸,卻十分接近深圳市的大鵬半島,隔海不遠處,便是內地的大、小梅沙渡假區。早十年前,大鵬半島還未開發,東平洲是真正地遠離繁華都市的喧囂,隨著近年對岸的渡假設施和樓房不斷的興建,東平洲上寧靜悠遠的風情,已經大不如前,只有背向大陸的西岸,才能寧靜依然。兩年前煤氣公司在對岸興建大鵬灣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龐大的建築物,從東平洲東岸任何一個角度,都清晰可見,遠離喧囂的印象,亦從此消失,的確是十分可惜。


經過洲尾角之後,是沙灘的終結,頁岩海崖和海蝕平台的開始,潮漲的日子,這裡會被淹沒,所以郊遊徑在這裡左轉上山,今天是大退,所以可以繼續向前。東平洲大部分地方的岩石均為侏羅紀時期的沉積岩,沉積在水底的泥沙被擠壓,一層一層平疊,成為硅質粉砂岩。因為沉積層數多而薄,好像疊起的紙張,故稱為「頁岩」。層狀的粉砂岩經過約五千五百萬年的地殼變動、上升、風化、海浪侵蝕,就是今天見到的獨特地貌及很多的奇岩怪石。

到了白灣,一層堅硬、厚度為八十厘米的燧石粉砂岩層外露,夾在頁岩之中,這片岩層會一直沿西岸伸展,直至著名勝景「龍落水」,因為景觀與「龍落水」近似,所以被稱為「小龍落水」。經過一大段狹窄的海蝕平台地,另一典型的海蝕地貌景觀「斬頸洲」便出現眼前。


斬頸洲的名字十分形象化,因為看似一隻狗伏於岸邊,卻在頸部位置被斬斷,與身體分離狗頭,浮於海面。斬頸洲本為伸入海中的岬角,海浪沿岬角上垂直的岩層弱帶侵蝕,深入、擴闊成海蝕洞,然後打通兩邊成海蝕拱,最終頂部塌下,成為海蝕隙,岬角的一端從此分離,成為獨立的海蝕柱,亦即是俗稱的斬頸洲。斬頸洲石灘與島中央的「龍鱗咀」的64號燈塔之間,是一片更闊的海蝕平台,頁岩在這裡呈現層層疊疊的三角型如鱗片狀的結構,「龍鱗咀」這個名字,也是改得十分貼切。


過了龍鱗咀,便是上文提到的名勝「龍落水」,堅硬的燧石粉砂岩層,不似頁岩般容易被侵蝕,在頁岩之間凸起,如嵌在石中的白龍,地殼變動令岩層傾斜,在「龍落水」這個位置剛好斜插入海中,如神龍入海,「龍落水」的名字就是由此而起。因為潮水尚未退盡,而午飯時間又到,於是便接回郊遊徑,回到東岸亞媽灣的村落午膳。



不要看東平洲面積不大,在全盛時期,曾有2000多人居住,島民多來自大鵬灣,聚居於東岸的十條村,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時,亦有約1500人,不過現時居民都已遷往大埔居住,只有在大時大節,或者周未假日,才會回到島上。島上仍然為遊客提供食宿的鄉村士多,集中在碼頭以北的大塘灣,碼頭以南的亞媽灣,也有提供食宿的士多,但規模和生意都不及大塘灣那邊,近年更是需要預約,屋主才會回來開門。到達亞媽灣時,本想光顧一下,卻發現無人營業,幸好自備了食物,便隨便在天后廟外找個地方坐下,吃自己帶來的午餐了。

亞媽灣本身也是個水涌沙幼的沙灘,潔白的珊瑚沙,加上清澈的海水,真想一躍入海,暢泳其中,不過今天主要是為攝影,也沒有帶備下水的衣物,還是作罷。下午主要是探遊島南的海蝕平台和海洞,這些景點,平時大部分都會淹沒在水平線以下,加上海浪拍岸,探遊不易,今天下午潮水退盡,是最好的時機。其實除了海蝕地貌,東平洲東北部水底下是全港最大、面積1.8平方公里的近岸珊瑚、海藻及海草群落,有機會定會再來浮潛,看看這個水中的「熱帶雨林」,今天欣賞的,是露出水面的海蝕平台上,一池接一池的海水中,被困著的潮間帶生物。

東平洲上的露營地點,就在亞媽灣的盡頭,海邊便是著名的「更樓石」,早在我認識東平洲之前,更樓石的大名已經如雷貫耳。兩座平頂的頁岩巨石,在海蝕平台上屹如更樓,十分形似。從側面看,更樓的「牆壁」被海浪風化得千瘡百孔,看來有點像一個人的面容。爬到「更樓」頂,眺望大灣灣,天色清朗,連大鵬半島上的七娘山,都好像近在咫尺。


更樓石東南,是那有「難過水」之名的一系列海蝕平台的起點,因為面向浩瀚的大海,經常驚濤拍岸,遊人若要通過,非得風平浪靜的日子不可,又或者潮水大退之時。潮漲時海水淹過海蝕平台,沿岸剩下的,便只有一堵堵百幾十公尺高的直崖,然而頁岩的直崖上,層層疊疊的紋理,形成一條條天然棧道,欲可以勉強立足,身手好的朋友,可以小心地橫攀而過,所以並非「不能」過,只是「很難」過而已。當然,為安全著想,還是等待潮退浪靜的日子比較好。


因為面向大海,海蝕的現象特別厲害,海蝕平台也十分寬廣,走在潮退後的平台上,右邊是直立海崖,也是全島最高點,感覺有如沿著一座城池高牆下的海濱大道漫步。平台上奇形怪狀的石景,品種豐富的潮間帶生物,教人目不暇給。經過頭岩、二岩,「海濱大道」最後在一個海蝕洞前曳然而止。海浪在海崖止侵蝕出一個三角型的海洞,洞壁上顯現沉積岩典型的一層層平行的橫紋,圓椎型的洞室,人們給了它一個十分貼切的名字 - 「海螺洞」。平常的日子,海螺洞的洞口會被淹浸,要探洞就需要涉水,甚至要游水入洞,今天大退,鋪滿沙粒的洞底都露出來了。

海螺洞的另一邊,就是「龍落水」所在的沙灘,環島半周,又回到上午旅程的終點。時間尚早,不想在沙灘暴曬,便沿另一條村路,經過警署回到大塘灣的士多,享受過冰凍的飲料和豆腐花,才悠閒地步出碼頭,在怡人的海風中等候回航的街渡(1)。


---------------------------------------
(1) 街渡:香港人對行走固定村郊或離島之間航線、載客量較少的渡輪的稱呼。

Thursday, August 28, 2008

富士山下的毅行者(十二) – 最後的攀登

參加過香港毅行者的朋友,也許會抱怨最後的二十公里,不是兜兜轉轉的水泥路面林道,就是沒有起伏的平路,沉悶得讓人昏昏欲睡,但當你走完了八十公里的山路、差不多筋疲力盡的時候,卻又不得不承認,這絕對是恰當的安排。日本毅行者的路線,才真教人沮喪,因為到了最後的二十公里,在到達終點之前,參加者還要攀過三座山,從海拔300公尺的小山町開始,三上三落,其中一座還是全程最高、海拔超過1300公尺的三国山。

離開小山町後,我們沿著車道進入登湯船山的林道,這是一段水泥路面的車道,有點陡斜,卻不難走,沿途見到不少正在下山的日本太太。作為一種社交活動,日本婦女也喜歡結伴遠足,路線一般都是短程而不太崎嶇,由此估計,登山的路應該不難走。走到當地名勝「不老の滝」的路口時,一位遠足人仕忽然趨前用廣東話向我們問路,原來他也是香港來的,沒有正式報名參加毅行者,但希望感受下活動的氣氛,所以充當「路人」,隻身跟隨其他毅行者走最後的幾段。因為他沒有大會派發的地圖,又跟不上先前跟隨的參加者,有點不知所措。

在人生路不熟的地方、又沒有足夠資料的情況下登山,其實並不恰當,這位先生甚至連終點是什麼地方、到達後有什麼交通工具回市區也不清楚,大家都建議他不如回頭。不過這位先生頗為堅持,而他看來也像一位有經驗的登山者,只是不想單獨登山,希望跟我們同行,可以照應一下而已。其實我們也沒所謂,反正我也走得不太快,在山上遇到有需要的山友,伸出援手幫一把,也是正常不過的事,而這位仁兄剛起步不久,狀態肯定比我好,到時候是誰幫誰,也說不定呢。

從入口望向幽谷深處,「不老の滝」如白紗般灑落谷底,不過入口離瀑布還有一段距離,而我又已經落後於其他隊友,否則一定跑到瀑布下,好好欣賞這幽谷飛瀑的美景。過了「不老の滝」的路口之後,林道漸漸變為碎石路面,走到路的盡頭,就是接上「世附峠」的山徑。世附峠上是一小片開揚的平地,只有一些矮樹,本來是展望遠山的好地點,天朗氣清的日子,甚至可看到富士山,可惜當日雖然有陽光,但煙霞頗濃,稍遠的山也看不清了。這裡曾是古時來往相模、甲斐和駿河三地的行商和樵夫必經之地,不過我們不是沿古道前行,而是要左轉入登「白倉ノ頭」和湯船山的山路。


在香港的日本毅行者簡介會中,講者曾特別強調攀登湯船山時的難度,陡峭、泥土鬆散,其中一段更需要依靠繩索攀上陡陂。我已經帶著充足的心理準備來面對,但到了現場,卻又不是想像中那般嚇人。一段接一段的陡陂路,加上鬆散的泥土,所言不虛,的確累人,不過對於有經常參加登山活動的山友來說,並不太困難,因為坡面滿佈外露的樹根,縱橫交錯,其實是很好的天然階梯。我不知是哪兒來的力氣,一口氣快步地走上陡陂,不過到了接近山頂,就開始有點腳軟,幸好之後一段是平緩的山脊路,可以趁機讓肌肉放鬆一下。


湯船山頂因為被樹林覆蓋,看不到開揚的風景,見到樹林中的一塊木牌時,才知道到了海拔1041公尺的山頂。正思索著什麼時候經過了那一個需要依靠繩索上攀的位置,忽然想起,中途有一段比較陡直的山坡,管理人員已用圍板填土的方式修築成梯級,因為每級之間落差大,旁邊便縛上了繩索作扶手,我們經過的時候,繩索連碰都沒有碰過呢。


下山的路泥土鬆軟,雙腳舒服極了,連舊患未愈的右足踝,也全不覺痛。很快便到達明神峠,100公里毅行者的最後一個檢查站,時間是下午三時十分。雖然是臨時在林中搭建的檢查站,因為貼近公路,方便運輸,物資供應相當充裕。也許是最後一個檢查站的關係,終點在望,工作人員也特別落力地為到達的參加者打氣。大會的其中一位義工攝影師,沿途多過檢查站都碰過面,在這裡又再次碰上了,當然他是乘車來,我們是走路。可能大家都是西方人,他與我們的隊友B君談得特別投契,他還告訴我們,在明神山看到富士山的機會頗大。

忽然很想喝點清淡的熱茶,看見飲品攤位上有日本抹茶粉,便不客氣地用英語問可否要一杯,負責飲品的義工是位笑得很甜的日本女生,很爽快地替我泡了一杯。正在享受抹茶的期間,發覺原來檢查站供應的熱飲,只有即沖奶茶和咖啡,那麼這杯抹茶,肯定是義工自己帶來的私人飲料了,頓時感到很不好意思,連聲說對不起,這位義工倒是十分大方,笑著以英語回應,「很高興你喜歡這杯茶呢」。

離終點只有六公里了,但面前還有兩個山頭要跨越,我們也不浪費時間了,逗留了一會,便繼續向三国山進發。雖說是全程海拔最高的山,攀登三国山的過程中,達400公尺的爬升,卻沒有特別的感覺。也許是終點在望,心情振奮,但亦是因為已經走得麻木了,人像機械人般,慣性地一步一步踩上山。

Wednesday, August 27, 2008

富士山下的毅行者(十一) – 毅行之町

 
早上九時三十五分,晴空一片,陽光下走在小山町那似乎是空無一人的街道上,步向鎮中心的檢查站、河邊的「健康福祉會館」。

街道上似乎空無一人,是有原因的,原來小山町幾乎全鎮出動,齊集鎮中心的健康福祉會館。越接近鎮中心,便見到越多的居民聚集街道兩旁,有的手持日英雙語的標語牌,有的更悉心裝扮成可愛的動物,不分男女老幼,空群而出,歡迎毅行者的到來,為毅行者們打氣。小山町是終點前倒數第二的檢查站,到達這個檢查站,就表示已經走了接近80公里的路了,很多參加者已經是在疲累與痛楚交織之中前行,忽然得到這麼多人的迎接和熱情鼓勵,確實讓人感動不已。


因為日前探路的時候,已經來過這裡,再度進入會館大樓時,竟有點「到家」的感覺。這是沿途唯一可以泡熱水浴的檢查站,相比起其他各地的毅行者活動,絕對是超級的豪華享受。在這個時候來個熱水浴,可以是天堂,也可以是魔鬼。我們支援隊的SC,是去年的參加者,他當時就享受了熱水浴的設施,之後精神爽利地繼續上路;但對於很多人來說,泡完熱水浴,舒服過後,鬥志一鬆弛下來,根本就不想再動了。我的情況有點特別,決定放棄熱水浴,是因為穿著登山靴走了近80公里,全憑腳上貼滿了膠布,才沒有起水泡。泡熱水浴,就得解除武裝,莫說撕去膠布時不能保證不會弄破皮膚,腳皮被熱水浸軟了,餘下的二十公里路,肯定會在腳上磨出個水泡來。

會館也有按摩和睡覺區域的設置,隊友B君一到達,便抓緊時間躺下來小睡。這裡除了大會提供的支援食物外,當地居民也在會館的食堂為毅行者們炮製了美味的煮物(1),源源不斷地供應,我也記不起吃了多少碗了,起碼有三大碗吧。除了熱水浴、睡覺設施和美食之外,檢查站還有專業的義工為參加者按摩,堪稱「最魔鬼誘惑」的檢查站,因為一切都在不斷地引誘你多留一會,尤其是當大家都在疲憊不堪的狀態的時候。毅行中途放棄退出的,這裡也是熱門地點。不過對我們來說,能夠早些到達終點,回旅館舒舒服服地休息,誘惑更加大。


離開檢查站時,一群可愛的年幼女童軍,在門口為離開的毅行者們送上親手做的「晴天娃娃」小布偶。這是一種日本傳統飾品,以方型手帕包裹起小圓球或棉團,再在圓團上繪畫出可愛的五官。據說只要把它掛在屋頂,就能祈求好天氣的到來。女童軍們為每位毅行者送上晴天娃娃,就是祝願大家在剩下的二十公里路程上,都有良好的天氣。

對日本傳統文化不熟悉的朋友,應該也會知道有「晴天娃娃」這種可愛的傳統飾品,因為在多年前的一套流行的日本動畫片《一休和尚》中,就曾經多次出現過。幾年前(2004年)一套溫馨感人的日本電影、由竹內結子、中村獅童主演的《いま、会いにゆきます》(港譯作「藉著雨點說愛你」﹔台譯「現在,很想見你」),亦以晴天娃娃串聯起整個故事。劇情中男主角和六歲的兒子相依為命,小兒子一直未忘母親臨終前的承諾:「下一個雨天到來時,我一定回來看望你。」電影中一個不斷出現的畫面,就是兒子把晴天娃娃倒掛著,覺得這樣可以令下雨天快點到來。大家也許不知道,原來中國古代農村也有類似的風俗,不過祈求晴天的道具,稱為「掃晴娘」,中土的掃晴娘以剪紙的形式製作,而且紙人會手拿掃帚,並要顛倒成足朝天地掛起來,以掃去天上烏雲和雨點。


大家都很感謝小朋友們的心意和祝福,珍而重之地把晴天娃娃掛在背包的胸帶上。餘下的路程,果然一直是晴天,正午的時候,陽光還猛烈得讓人有點吃不消呢。我們還說笑,也許把晴天娃娃掛得傾斜一點,便可以把陽光的猛烈程度調低一點。


離開鎮中心的途中,不論是路上迎面走過的,還是在屋前或田中幹活的,看見我們身上掛著的毅行者號碼布,都會送上一個親切的笑容、一句鼓勵的「努力加油」。美好的祝福,就如做麵包用的酵母菌,在暖暖的陽光下發酵,讓心情變得又輕又鬆,就連因為疲累而感覺沉重的雙腳,彷彿也輕快起來了。



-----------------
(1) 煮物:一種簡單的傳統日式烹調,即燴煮料理,一般是用兩種以上合乎時令的材料,分別煮製後保持各自的味道,再加上木魚花湯、淡口醬油、酒等調製的湯汁,微火燴煮而成的湯鍋。做煮物並沒有特別規定要用哪種食材,主要是根莖類的蔬菜,加上肉類或海鮮類。關東地區的「關東煮」,以海產品為主,一般以白蘿蔔、魚漿類製品(魚丸、魚餅、獅子狗魚卷等)、蒟蒻、炸豆腐、海苔等煮成湯鍋。


<借用隊友相片,特此鳴謝。>

Friday, August 22, 2008

九號風球下看「超級丹」

颱風「鸚鵡」以風速170公里橫掃菲律賓,造成破壞力頗大的暴雨及山泥傾瀉,接著又正面吹襲香港。香港早上開始掛起八號風球,大家得了一天額外的假期,下午更改掛九號風球。「鸚鵡」接近香港時,風力似乎不算強勁,環流的雨帶亦一直偏向西南面,很多住在東南區域的市民,都感受不到暴風雨的威力,風眼越過境內時,更是看到藍天白雲。「鸚鵡」午後在香港東岸登陸,開始減弱,但似乎在香港境內徘徊不去。不過到了傍晚時份,「鸚鵡」的尾巴掃過來,本來風平浪靜的地區,亦開始感受到風暴真正的威力。

今天本來約了一位舊同學聚舊,計劃了和他一家人外出吃晚飯,因為颱風影響,不想小孩冒險外出,於是啟動計劃B,變成了我到他家吃晚飯。吃過飯後,大人有大人閒聊,小孩有小孩看電視錄影。同學的兒子今年五歲,父母對他管教頗嚴,平常不許看電視,只會錄影了認為有益的節目,在孩子完成了所有作業之後,才可以收看錄影。小男孩在看的,是幾天前的奧運羽毛球男單決賽,即「超級丹」林丹對李宗偉的決賽、林丹取得金牌那一場。五歲的小男孩開始喜歡打羽毛球,父母亦覺得是這是有益的活動,今年初開始付頗貴的學費,讓他正式跟教練學。據他父親說,小男孩似乎頗有天份,如果他學得好,又不影響功課的話,會讓他繼續學下去。

小男孩的父親,中學時和我是同班同學,他十分活躍好動,是羽毛球好手,還加入了校隊,而我是個不喜歡運動的書呆子,大家卻十分投契,可算是異數。畢業之後很多年,我們在校友活動中重聚,當他知道我竟然愛上登山遠足,又參加馬拉松長跑,驚訝不已。其實當我知道他因為膝蓋有毛病、早已不打羽毛球了,又看見他由從前的運動員身型,變成「中央肥胖」男,挺著一個大肚子,何嘗不是嚇了一跳。

這場賽事,其實在比賽當日我已經看過了。超級丹的表現,當然精彩,單看他的表情多多,已頗富娛樂性,不過最讓人讚嘆的,還是他「快如閃電」的出手,搶網的平抽平打,更是把「閃電揮拍」詮釋得淋漓盡致。小男孩看得入迷,因為他也是左手握拍的,所以很留意也是左撇子的林丹,雖然正式跟教練學打球不久,但偶爾一兩句對比賽的評論,卻是有板有眼,想必是其父平日「教導有方」。

「叔叔,你也打羽毛球的嗎?」小男孩忽然爆出一句。

「是呀。」我答得有點勉強,因為我的確曾參加過羽毛球活動,不過打得很一般,而且也停了一段很長時間,連球拍都送了給別人了。那時候一班同事都喜歡打羽毛球,每個星期都有一兩天在下班後一起打,打球更成了部門之間的聯誼活動。不過後來同事離職的離職、升職的升職,一起打球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到我也轉職到另一間公司時,就完全停止了。

羽毛球是講求速度快、大消耗量的運動,體力稍差、或鍛鍊不足的話,十五分鐘下來,已可以累得不似人形。上星期天是校友會的校友羽毛球比賽日,我幫忙做拍攝的義工,欲被臨時拉伕,參加了男單比賽。自己技術一向平平,又很久沒有打球了,在亳無準備之下,被對手殺得片甲不留,不在話下,打完一局,竟然已有點氣嘮氣喘。因為沒有做暖身運動,只打了一局,便發覺拉傷了臂膀,只有棄權了。「叔叔也打得像超級丹一樣快嗎?」小男孩繼續問,這一下可讓我無地自容了,尤其是我的右邊臂膀,仍感覺有點痛呢。

螢光幕上林丹奮力躍起跳殺,李宗偉回球下網,雖然大家早已知道結果,但仍歡呼起來。林丹拿下最後一分,一洗上屆奧運會首場比賽就被淘汰的前恥,向全場行過招牌式的軍禮後,把球拍、球鞋、毛巾全部投向了為他狂熱加油的觀眾。

「如果你兒子很有打羽毛球的天份,你會讓兒子在這方面有更大的發展嗎?」我問我同學。「不會,讀好書才最重要。」不過看到他望著那看球賽看得投入的兒子時,一臉滿足的微笑,就知道他在口是心非了。大概天下的父母,潛意識中都有一種期望兒女繼承自己優異傳統的情意結吧。


<圖片轉貼自奧運官方網站http://www.beijing2008.cn/>

Tuesday, August 19, 2008

富士山下的毅行者(十) – 迷離森林

 
矢倉沢公民館檢查站的工作人員,雖然也跟我們一樣,捱過了一整晚,但仍堅守崗位,一看見有毅行者到達檢查站,便趕緊跑出來,引領參加者到紀錄台前登記,和指示站內支援設施的位置。公民館內也有休息室,可讓參加者躺下來小睡片刻,我們的「睡王子」隊友B君二話不說,便立刻走進休息室,爭取每一分鐘的睡眠時間。我們走到砂地上的帳篷坐下,清晨的天氣仍然清冷,砂地上設置了火爐,讓大家圍著烤火取暖。在火爐邊跟一位紐西蘭來的參加者聊起來,天氣是主要的話題,今年的天氣,可以算是完美,原來她也有參加去年的日本毅行者,晚上下起雷雨時,她們剛好正在金時山上,冷得要命。



沿途的檢查站,大會都為參加者準備了充足的食物和飲料,不過因為要方便運輸,也受限於贊助商提供的貨品種類,都只能是劃一的紙包裝飲品和方便麵一類的食物,不過到了一些稍為偏遠的鎯鎮,參與支援的當地義工,就會用地道的方式來招待參加者,食物中會有當地人自己做的飯糰、榚點和家常湯水,在矢倉沢的檢查站,更搭起了一個臨時檔攤,為參加者即場炮製可口的鐵板炒烏冬。炒烏冬的師傅,應該也一夜沒睡了,不斷有參加者到達,他也在不停的炒。在清冷的風中趕了一夜的路後,圍著火爐,吃著熱氣騰騰的炒烏冬,深刻地感受到義工們這一份心意。


在矢倉沢公民館外的馬路上,義工們廢物利用,把割去瓶頂的汽水瓶注了水,再放入蠟燭,製成晚上的「指路燈」,部份的指路燈,畫上了熊的圖案。記得出發前在香港的簡介會上,講者曾提及矢倉岳附近山區曾發現野熊蹤跡,日本人做事一向認真審慎,所以大會也作了安排,劃定了另一條應變路線,並用「B」字開首的路標系列以作識別,活動舉行期間如果發現熊蹤,便可以即時改道。看到有熊的圖案的指路燈,初時沒有特別引起注意,後來記起「熊出沒」的事,便知道那是「避熊」應變路線的入口。

在日本的偏遠山區,登山愛好者都會隨身帶上「熊鈴」,因為大家都相信,野熊聽到嘈吵的鈴聲,會自動走避。其實在人口稠密的本州,野熊幾乎已絕跡,不過自從在北海道見過野熊後,我也入鄉隨俗,賣了一個熊鈴旁身,雖然我不大相信,叮叮噹噹的聲音可以驅熊。大會在起步前派發給參加者的物品中,包括了一對「熊鈴」,不知情的參加者,會以為是普通的紀念品。不過這對「熊鈴」也實在是太細小了,基本上是一對小鈴鐺,掛在身上,只有在急跑下坡時,鈴鐺才會被搖響,我反而習慣了在聽到搖響的鈴鐺後,便自動自覺地站過一旁,讓路給衝著下山的參加者。於是驅熊用的鈴鐺,變成了知會道上行人的警報器。

離開矢倉沢公民館之後,前面是約14公里的林路,首段經過縣立「21世紀之森」,是最多參加者走錯路的地段,也是曾發現熊蹤的地區。森林內的路分岔眾多,而且康莊大道往往不是正途,模糊不清的小徑才是要走的路。其中一個分岔口,需要作一個超過300度角的V字形大拐彎轉入小路,是最多人走錯路的地方,尤其是在晚上,一不留神,便會忽略了路口。幾位參加過去年日本毅行者的朋友,都分別提醒我們,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因為他們去年都錯過了路口,浪費了不少時間和腳力。多謝他們的事先提醒,我們總算沒有走錯。

可能大家都覺得我比較習慣在森林中尋找路徑,走過這一段森林中的羊腸小徑,領前的竟然是我。晨光中的森林,空氣似乎格外清新,鳥聲處處,蟲鳴陣陣,路上遇到一位手持望遠鏡的伯伯,原來他一早便來到森林觀鳥,不敢打擾他,只用微笑和口型,說句無聲的早晨。

進入了足柄萬葉公園範圍之後,一般的遠足人仕會向足柄峠(隘口)方向進發,但我們卻需要離開明顯的路徑,右轉穿林上山到「萬葉廣場」。萬葉廣場其實不是空曠的廣場,而是一片植滿樹木的山坡頂,我們到了萬葉廣場,見不到走在前面隊友T君,我忽然心血來潮,想到他會否錯過了路口,立即用對講機呼叫他,問他所在的位置。普通的對講機,接收的直徑範圍最多只有兩公里,但在山谷樹林中,往往少於一公里,我不斷開機呼叫,過了一段時間後,才收到回應,原來T君果然是走得太快,走過了頭,一直往足柄峠方向去了,幸好我們都帶上了對講機,而且他走得不算太遠,還可以呼叫他回頭。

從萬葉廣場往下走,進入了大沢林道,那是一段沿著溪谷下行的車道,因路面失修,部份變得崎嶇不平。本來以為已經很接近山腳駿河小山町的檢查站,遇到駐守在林道口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還有五公里才到達小山町,不禁有點失望,因為堅硬而急斜向下的水泥路面,正是勞損了的膝蓋的剋星,也是我有傷患的足踝的大敵。因為被迫放慢腳步,有機會欣賞兩旁景色,溪谷之中山花開得漫爛,不過最惹人注目的,是漫山的野生紫藤,山谷中一大片的紫藤花,如飄渺林間的紫色雲霧,十分壯觀。出發前特意到小田原城公園,希望欣賞紫藤花開的盛況,因錯過花期而無緣一見,毅行路上,卻無心插柳地遇上山林間的花海,大自然確是待我不薄。


忽然看見一輛泊在路旁的小貨車,等候我的隊友,正在與一位老人家交談。這位伯伯懂少量英語,他是小山町的居民,一大清早已駕車上來,為毅行者們打氣,也順道擺賣一些當地的紀念品。不要以為他主要是為了做生意,當他知道我們是來自香港時,二話不說便送了幾套當地風景的明信片給我們。原來他還在筆記本上,記下每一隊經過的毅行隊伍,並告訴我們,我們是第十隊經過的隊伍。當大家從驚訝,到開始漸漸有點沾沾自喜時,我卻不識趣地澆了一盆冷水:「這位伯伯說的,是指我們是他今早上山後見到的第十隊。從昨晚到他上山前,大概已有百多人經過了吧,哈哈。」

說說笑笑之間,小山町邊緣的農地和村舍,已經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部份檢查站照片轉貼自Oxfam Trailwalker Japan 2008 網上照片集>

Friday, August 15, 2008

富士山下的毅行者(九) – 夢中行人


 
始建於1394年(應永元年)的大雄山「最乗寺」,是日本佛教曹洞宗名剎。這座靜立在杉樹叢林之中的寺院,以眾多的天狗雕像和巨型的鐵鑄木屐聞名,相傳創建者慧明禪師(1)的弟子化身「天狗」,成為這座寺院永恒的保護神,而鐵鑄木屐就是天狗所穿的。我們到達最乗寺時,己是夜深,僧侶們經已就寢,寺內一片漆黑。引領我們入寺的義工,輕聲地提醒我們盡量保持安靜,我們走過鋪上碎石的庭園時,完全是慢動作前進,生怕弄出半點響聲來。

最乗寺是日本毅行者途中其中一個有睡覺設施的檢查站,所謂睡覺設施,是寺中信徒會館其中一個大房間,地上鋪了榻榻米,需要休息的,可以自己找個空位席地而睡,因為室內有暖氣,連毛毯都不需要了。隊友T和B君,比我們早了約20分鐘到達,疲憊不堪的B君,早已經跑進去睡了,T在會館門口等候我們。我們三人都沒有睡覺的打算,一來自己一褲子的泥污,不好意思弄髒了地方,二來環境太舒服了,怕自己一睡不起,所有只計劃吃點飯糰熱食暖暖身,讓B君再多睡半小時後,便再起步。我坐在近門口的椅子上等候,不知不覺間便睡著了,猛然扎醒,已是半小時後的事。

從溫暖的會館踏出清涼夜色之中,不禁打了個寒噤。我是屬於「快充電」一類,小睡半小時,便又可以精神抖擻地上路。摸黑走下最乘寺那長長的石階,山門外看不到任何路標,正準備打開地圖查看,忽然看見樹林中一點幽幽的螢火,走過去一看,正是路標所在。從這段路開始,引路的不再是反光布條,而是近年在各大節慶活動中很流行的一次性螢光捧,晚上在漆黑的樹林中,螢光捧是很有效的路標,而且成本也低。不過螢光捧也有它的缺點:一般螢光捧只能保持數小時的光亮,到了夜深時份,光度大都變得很微弱,甚至幾乎看不見。用完了的螢光捧,也必須回收和小心處理,塑料外殼固然是難以自然分解的廢料,棒內的有毒物質,也會危害自然環境。

從最乗寺到矢倉沢公民館,是日本毅行者途中最容易走、也是最讓人進入睡眠狀態的路段。瀝青路面的林道,平緩地在「丸太之森」那無邊的密林中伸展,沒有起伏,景致單一,尤其是黑夜之中,無景可觀,一句話,就是「悶得讓人打睏」。有傷患的腳踝不斷的與硬的地面碰撞,開始有點痛,只能放慢腳步,那段沉悶的林道,就更加像永遠走不完似的,8公里的路,大部份都在半睡半醒之中、機械人般地走過。凌晨四時多,感覺到天色微亮,沒有照明也可以隱約看到林中景物,便索性關上了頭燈。忽然見到有指示要往右拐入雜草叢生的小路,矇矓中幾乎錯過了。



因為小路有點崎嶇,也不敢在睡夢中行走了。走出樹林後,只見一大片的茶園,這時天色已亮了,清晨的霧氣,夾雜著一陣陣淡淡的茶葉幽香,東方的天際,一輪紅日如掛在天上的鴨蛋黃。在路旁等候我的隊友們,或坐著,或躺著,都睡著了,當我走近時,也懵然不知呢。走過了一片片的茶園和村舍,又接回了車道。


清晨五時正,我們在晨曦中走進了矢倉沢公民館,毅行者的第六檢查站,跑出來迎接我們的,是支援隊的J、L、P和SC。在我們離開蘆之湖野營場的檢查站後,他們收拾好物品,在車上睡不了幾小時,又摸黑駕車趕來矢倉沢,為我們打氣。支援隊員當中,三位都是去年的日本毅行者,為我們提供了不少十分有用的經驗和建議;他們又犧牲假期,自費飛來日本,為我們打點一切,讓我們可以無後顧之憂地上路。真的很感謝幾位支援隊員的勞心勞力,雖然說依靠大會提供的食物和支援,基本上也足夠,但精神上的支持,很多時候比物質上的支援更有效,朋友們沿途的支持和鼓勵,那一份心意,是無可替代的。

--------------------------------------------------------
(1) 慧明禪師(1337~1411),日本佛教曹洞宗僧人,相模(今神奈川縣)糟谷人,俗姓藤原,號了庵,於應永元年 (1394年)創建大雄山最乗寺。


<最乗寺內相片為隊友T所拍,特此鳴謝。>


Wednesday, August 13, 2008

金牌背後


國家女子體操隊,破天荒地奪得了奧運女子體操團體賽的金牌,雖然在過去的國際賽事中,也有過不錯的成績,但是奧運的金牌,卻是第一次,頒獎台上,幾個女孩子都哭了。無獨有偶地,國家男子體操隊在一天之前,亦重奪失落了數年的奧運男子體操團體金牌。女孩子們眼淺,哭了起來並不奇怪,但陳一冰等幾個大男孩,一樣的淚流滿面,甚至老將如楊威、李小鵬和黃旭,亦流下了男兒淚。

幾位男子體操國手,年輕、健碩、帥氣,又是國家英雄,自然迷倒不少女生。這個年代,女生們似乎都不介意男生哭了,認為這是真情的流露,覺得更加惹人憐愛,得獎的選手在頒獎台上流淚,她們也在電視機前陪著哭。男生激動得流淚,我也覺得沒問題,正如女生們說,這是真情流露,傳統認定「男兒流血不流淚」,要男生壓抑感情,讓他們無法宣洩,一點也不健康,男人一般比女人命短,恐怕也是這個原因。

激動得流淚,一般人都認為是極度開心的表現,我看就未必一定,覺得起碼會是個悲喜交雜、百般滋味在心頭。誰知道他們為了今天掛在胸前的這塊金牌,背後忍受了多少苦痛辛酸、承受了多大壓力、作出了多少犧牲。

三位年輕的奧運體操國手中,陳一冰是最帥氣的一個,所以女「粉絲」(Fans,擁戴者)特別多,為了迎合讀者口味,媒體的報導也較多。出賽前的一個月,陳一冰接受了媒體訪問,披露了一些自己一直不想提起的往事,今天台上的英雄,其實也失意了多年,可以說是「大器晚成」。

陳一冰五歲開始練體操,但資質不是特別好,他是早產兒,出生以後,醫生估計他活不了,但在育嬰箱中待了一個月,還是活了下來,但身體一直不好。父母希望能通過體育鍛鍊來增強他的體質,便送了他去天津的業餘體校學體操。陳一冰能入選國家隊,其實只是天津的代表陳雲飛受了傷,他作為後補頂上,而非經考核中選。這對他的自尊心,已有一定打擊,而在強手如雲的國家隊,基本上每個人都有拿得出手的成績,只有他表現平平,五年來一直没法拿出成績,默默無聞地捱過。為了不再抬不起頭,陳一冰只能更加刻苦、加倍地訓練,彌補自身條件的不足,終於在接近二十歲時,拿下了丹麥世界體操錦標賽男子吊環的金牌。他對記者表示,只希望奧運快點到來,可以取得金牌,似乎暗示著,他渴求這個可以證明自己的機會,一掃多年的不得意。

 當記者問道,「想到奥運會,你腦中馬上會聯想到的,是什麼呢?」陳一冰拿起筆,一筆一劃地,寫下一个「金」字,然後就停了下來。由於長期不動筆寫字,他已經忘记了「牌」字該怎樣寫,想了又想,寫错了两遍、又塗改了两次之後,才终於寫對了。看到這裡,不禁有點心酸。

接受基本教育,是公民的權利,偏遠地區的孩子失學,縱使因為環境和生活所迫,也是不可以接受的事;國家運動員為國家燃燒青春,但因為長期的訓練,連基本的教育都被犧牲,代價是不是太大了。運動生命是短暫的,將來退役之後,仍是青年,沒有其他技能旁身,出路狹窄,如果連字都幾乎不會寫了,往後的生活如何打算?

這其實也是很多全職運動員要面對的問題。名氣大的,還可以向廣告商出賣,但退了之後,名氣又可以維持多久?當然,有指導天份的,可以當個教練,也可以等國家體委安排,當個地方體育幹部,但說到底,文化水平不高,無論在那一個崗位,路也會較難走。前輩運動員如李寧、鄧亞萍等,就選擇了把握機會充實自己,退役之後努力完成大學學業,在不同領域發展,成績有目共睹。

希望各位年輕小將,能以前輩李寧、鄧亞萍為榜樣,訓練之餘,亦要努力充實自己。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是讀書的材料,但千萬不要忽視了教育的重要性,打好基礎,將來的路也會好走一些。



<圖片轉貼自奧運官方網站http://www.beijing2008.cn/>

Tuesday, August 12, 2008

富士山下的毅行者(八) – 參拜之路

我們在野營場內很快便找到了自己的支援隊員,他們在被改作物理治療站的飯堂背後,為我們找了一個背風乾爽的舒適位置。因為我們用流動電話短訊保持聯絡,他們知道我們的到達時間,早已準備了熱騰騰的晚餐,還有豐富多樣的水果和飲品。三位支援隊員其實都是烹飪能手,但身在外地,可用的資源有限,只能為我們準備現成的外買食物,再帶到現場加熱,不過豐富和可口的程度,不比在香港時遜色。

我們的速度不算快,我有傷患的右腳踝也不礙事,沒有特別的痛,不過隊友B因為事前休息不足,開始有點疲累,想在這裡小睡一兩個小時。不過下一個檢查站有睡覺的設施,可以更舒適地休息,總比在睡在這裡既嘈雜又露天的環境好,大家商量之後,還是決定繼續上路,到下一個檢查站才休息。

因為天氣不錯,早上氣溫有攝氏20至23度,行進時只穿一件排汗T恤已經足夠;晚上氣溫下降,但也保持在攝氏13至18度之間,行進時亦只加了一件薄的Gore-tex外衣,只在長時間停下來的時候,才需要再加衣。不過有備無患,我們還是帶上了禦寒的衣物。


離開野營場之後,回到湖尻水門附近的位置,下山的人群手上照明組成的「火龍」,依然閃耀。因為大部份隊伍都選擇了留在野營場過夜或大休,從這裡開始,沿途都幾乎見不到其他人。我們轉入了一條漆黑的林中車道,四人不斷用頭燈不斷往兩邊掃射,走了一大段後,也完全看不見路標,正猶豫是否走錯了路,忽然看到前面樹上有反光物件,正是掛在樹枝上的反光帶,旁邊就是有編號的路標。日本的國有森林和自然公園,對團體申請在園內掛上標記,有一套嚴格規定,大小、顏色、形狀、物料、密集度等等,都要依足規定來做。大會被指派了用棕色,在樹林中完全是一種保護色,並非很好的路標顏色,但也只能尊從。在漆黑的森林中,附加反光帶是必要的,不過要看得見,手上的照明工具,就要有足夠的光線強度。

因為沿路分岔不多,找到第一個路標後,便放心得多了。林道起伏不大,我們步速頗快地穿過「仙石原」濕地區。這裡原是蘆之湖的一部份,火山爆發的泥流把湖一分為二,北面的部份湖水流失,形成了現在的濕地生態,生長著茂盛的苔蘚和鳶尾群落,是有名的天然紀念物。濕地之後,道路繼續穿越一大片似是無止境的高爾夫球場。眾所周知,高爾夫球場的營運,是需要大量影響周邊生態環境的保養程序,但卻被容許緊貼著這一片十分脆弱的天然濕地生態,真的十分奇怪。經過了高爾夫球場,便進入小鎮的住宅區,當道路開始轉上山,看到登「金時山」的指示牌時,艱辛的路段便開始了。

下一個檢查站,是大雄山的「最乗寺」,要到達這座曹洞宗名剎,先得攀過金時山和明神之岳(明神ヶ岳)。金時山海拔1213公尺,是金太郎傳說(1)的發生地,也是眺望富士山的好地點,但登頂之路卻是十分崎嶇,正常步速而選擇趕夜路的毅行者們,大都會在凌晨時份走過這一段。急陡的坡度、滿途橫七豎八的巨石、又粘又滑的泥路、之前走了近50公里所累積的疲累、加上深宵時份的睡意和寒冷,以上種種,令這段路程,成為100公里毅行路線之中最艱辛的一段。去年毅行者舉行的日子,晚上下起大雷雨,更令難度大大增加。支援我們的J君和L君,都是去年的參加者,就曾向我們描繪過當時的苦況:在山上遇上雷暴,固然令人心驚膽跳,冷雨不但令體溫下降,也讓本來已經滑不溜腳山路,變成泥濘的小溪。

有見去年的情況,大會今年把金時山登頂的一段路線刪去,改為在矢倉沢峠的隘口分岔路便繞山腰而過,但到達矢倉沢峠前,我們仍然需要走一段崎嶇的登山路,之後亦要攀過火打石岳。對於我們這一組習慣了闖林攀崖、走「無路的路」登山的隊友來說,「艱辛」也許不是最貼切的形容詞,但「費力」就是肯定的了。晚上氣溫下降,起了風,也有點霧,這是全程中需要穿上最多衣服的時間了。我穿上了Gore-tex外衣,但稍停下來,便立即感到寒意。正在努力前進中,「啪」的一響撕裂聲後,背上忽然一鬆,心想「糟糕,背包的肩帶出問題了,如果這時候斷了,就十分狼狽了。」漆黑中摸摸肩帶,又好像沒有問題,拉緊一下,又繼續向前了(直到完成100公里後,才發覺背包與肩帶的縫合位置,其實真的是撕裂了,下半部分四十分多公里的路,都只剩下幾根線連繫著,真正的「命懸一線」)。

到了海拔1169公尺的明神之岳頂上,四周空曠,晴天的時候,這裡是眺望富士山的理想地點。不過這時漆黑一片,風又頗大,讓人不願久留,我們在一座標高石碑前拍了張照片後,便怱怱下山了。如果說上山的路艱辛,到了下山時,你就會發覺,上山的路其實不算是什麼一回事,因為起碼仍可站直身子走。傾斜近七十度的泥坡,腳下完全無法站穩,真想不到如何能站直身子向下走。途中不能倖免地滑倒了幾次,幸好是摔在鬆軟的泥土上,不至於受傷。越是難走的路,越讓人感到永遠走不完似的,經過這段下坡路的折騰,自己有傷患的右腳踝開始抗議了,而休息不足的隊友B君,又希望能早點到達檢查站,爭取時間多睡一會。因為安全的原因,我們早有默契,夜行期間不會讓任何一位隊友孤身上路,於是我們分開了兩組:隊長E君陪我走慢一點,而T和B君則加速前進,在檢查站等我們。

兩組人分開後不久,山路開始變得凌亂,漆黑中也有點難以辨認,幸好不時有指路「明燈」出現 - 義工在路旁架起小帳篷,門前放一盞幽暗的營燈;夜色中也隱約看見那似是棄用了的登山吊椅的支撐塔(還是電線塔?),山路基本上是順著登山吊椅的路線向下走的。山路不久便轉入了密林,前面是一個分岔路口,我們按大會路線小冊子的指示走,不過卻越走越感到不對勁,崎嶇之餘,更亂石當途,路跡不清,彷如進入了諸葛亮的八陣圖,而且沿途蛛網撲面,更讓人懷疑已有多久沒有人經過。後來聽到後面遠處傳來的人聲,應該是有其他隊伍沿著同一路線下來了,只希望大家不是都作了相同的錯誤決定吧。凌晨1時25分,看到前面有燈光在閃動,原來已經到達了「最乘寺」後門的石橋,頓時鬆了一口時。正在守候的義工,上前引領我們入寺。

古時佛教傳入日本,廟宇多建在深山野嶺,僧侶和信眾們須長途跋涉、穿山越嶺地到寺院參拜,其中真言宗信徒,更是表表者。日僧弘法大師赴唐,於長安修習密法,回日本後行走於四國地區修行,開展出真言宗八十八靈場,亦造就了信徒修行巡禮的傳統,到現代仍可見到信徒們身著白衣,頭戴斗笠,手持禪杖,口唸佛號,走遍1400公里參拜修道之旅的「御遍路」。我們雖然不是佛教徒,最乗寺亦非真言宗的靈場,走過了往最乗寺這段16公里長的路,亦略可感受到信眾們在參拜路上的辛勞。



---------------------------------------------------------------
(1)金太郎,又名坂田金時、怪童丸或怪童金時。傳說中的金太郎出生於足柄山(現今箱根一帶),為山姥之子。金太郎的形象是肩上扛著鉞(一種斧頭)、騎著棕熊、胸前圍著紅色肚兜,並且擁有巨大怪力的童子。日本五月五日的男孩節時展示的人形偶,就是仿照金太郎的模樣而來的。


<登明神之岳途中沒有拍照,相片乃隊友T及支援隊員J所拍。>

Sunday, August 10, 2008

看巨人同行

一百年前的天津南開大學,大學創辦人之一、也是中國第一位把體育作為教育內容的倡議人、中國奧運先驅、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張伯苓先生,提出了中國要加入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他並預言「奧運舉辦之日,就是我中華騰飛之時!」一百年後,2008年8月8日午夜前,體操王子李寧在北京「鳥巢」體育館高舉火炬,騰空飛昇,凌空地在體育館頂的「祥雲」中漫步,把雅典傳來的奧運聖火,燃點了鳥巢頂的巨形祥雲火炬,聖火熊熊,為籌辦了七年的北京奧運會正式拉開序幕。現場9萬多名觀眾歡呼聲雷動,百年圓夢,歷史永遠留住這刻。

當然,在8時08分至午夜12時前的這段時間之中,坐在電視機前收看直播的觀眾,包括我自己,早已經歷了不知多少次讚嘆的一刻。先是2008名擊鼓手敲響方形銅鼓「缶」,氣勢磅之餘,帶動的閃光變化成特大跳字時計;三千儒學弟子齊聲吟誦《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歡迎各國來賓,盡顯中國傳統的待客之道。29個像徵巨人腳印的環形煙火橫越北京市中軸線,直奔「鳥巢」體育館。漫天煙火固然美不勝收,高科技的超大型LED(發光二極管)彩幕組成的卷軸,規模之大,實屬罕見。卷軸,是串聯起整個表演的主角,隨不同表演主題,投射出古代文物、水墨、古畫、竹簡、八卦以至星空等不同影像,以獨特的像徵,道出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藥這些對世界發展貢獻極大的「四大發明」。

的確很出色,也的確很「張藝謀」,當然,還有程小東那經典的飛天遁地、空中漫舞的吊鋼絲設計。張大導教人歎為觀止之傑作,跟他近年的電影風格一脈相承,華麗悅目,震撼人心。看到千人鼓陣、三千弟子吟誦古文,不難讓人想起「英雄」;當中國柱緩緩升起,弟弟衝口而出:「滿城盡帶黃金甲」。四年前雅典奧運閉幕典禮上,張大導策劃的巨型京劇面譜、短裙美女演奏中樂,被評為只懂向外國人販賣異國情調。正擔心張大導會否在開幕表演中再發揚光大,他又給大家一個驚奇,以一貫的華麗和壯觀,不徐不疾、不亢不卑地把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國人引以為傲的文明和科技貢獻,一一展示。

對於四方銅鼓齊鳴那一幕,頗為喜愛,以人扮演的活字印刷,砌出「以和為貴」的訊息,也很精彩。自己覺得,依靠高科技營造出來的悅目效果,只要肯花錢,其實不難,反而只用簡單道具,靠各人的互相協作,造出整體合拍的表演,會更難得,亦更為精彩。所有運動員進場後,都會步過巨幅的畫布,用脚在畫布踩出一道彩虹,這個設計,亦是簡單而有意義。不過最令人動容、讓人難忘的,是國家隊進場的一刻。

當有「移動長城」之稱的姚明高舉國旗步入「鳥巢」國家體育場時,在他身旁,同時出現一個與姚明巨大身高形成強烈對比的小男孩的身影,一高一矮,一長一幼,帶領著中國奧運代表團,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成為全晚開幕式中最矚目的焦慮。這位年僅9歲的小男孩,是來自四川大地震災區、汶川縣映秀鎮魚子溪小學二年級學生林浩。在小林浩的頭上,還可以看見不久前在醫院做手術後留下的傷疤。當512大地震發生時,正在上課的林浩和同學都被活埋在瓦礫堆下,身為班長的林浩,表現出與9歲年齡不相稱的成熟、冷靜和勇氣,帶領同學唱歌,鼓勵大家。幾經辛苦終於爬出廢墟,脫險後卻沒有只顧自己慌亂逃離,而是隻身再次鑽入廢墟,赤手拉出兩名同學,再把他們揹到安全處。

如果說奧運開幕典禮表演的成功,全賴張大導及其籌劃團隊的精密計算,那麼讓姚明和林浩兩位「巨人」並列出場,應該是最成功的計算。沒有奢華的包裝,只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兩位都是中國人的驕傲。小林浩樂觀堅強的微笑,通過全世界直播的畫面,給四川民眾傳遞了鼓勵和支持的訊息,也巧妙地向世界宣佈,在傾全國之力舉辦奧運的同時,國人並沒有忘記受災的四川同胞。

奢華炫麗的表演和排場,固然教人眼前一亮,但演出的細節,幾個月後恐怕已被忘記;而最能觸動人心、讓人難以忘懷的,是兩位同行的巨人。


<圖片轉貼自奧運官方網站http://www.beijing2008.cn/>

Friday, August 08, 2008

鶴咀的藍天碧海


八月三日的星期天,是到鶴咀半島參加義務清潔海岸的日子,天文台再次發出了酷熱警告,氣溫繼續保持在攝氏34度,不禁有點擔心。參加這次活動的義工,大都是遠足愛好者,有在酷熱天氣下作戶外活動的經驗,知道如何防止中暑,不是大問題,不過隨行的家屬朋友,就未必有這樣的意識,必須不斷地提醒。

鶴咀半島位於香港島的東南,赤柱半島東面,又稱德忌笠半島(D'Aguilar Peninsula),屬於港島的鄉郊地區,這裡只有一條村,現時仍有村民居住,而308公尺鶴咀山上,是電訊公司的無線電站。半島尖端的海角,尖尖的形如鶴的喙,因而得名「鶴咀」,而「咀」字在廣東沿海一帶,也有岬角之意。這裡是香港大學的海洋研究中心和海岸保護區的範圍,除了工作人員及研究生外,公眾不能隨便進入。從石澳道通往鶴咀,只有一條單程雙向的鶴咀道,道路是禁區,除了的士、村民及工作人員的車輛外,其他汽車不准駛入,步行前往,也只可到鶴咀村為止。

我們乘車進入鶴咀道,鶴咀道路旁有著名的石河區,因為曾多次到石河區探遊那裡的地洞和天然石室,所以對這一段路並不陌生,不過鶴咀的岬角,則是第一次進入。駛過電訊站的登山車路口和鶴咀村,轉眼便到了鶴咀禁區的閘口,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海岸公園的職員,早已在等候我們。



香港在前港督麥理浩爵士的大力推動下,在三十年前開始設立郊野公園,但是保護海洋自然環境工作的開展,則要遲得多。本港現有四個海岸公園和一個海岸保護區,鶴咀是唯一一個海岸保護區,也是最早設立的有關保護海洋自然環境的地區。鶴咀海岸保護區在1996年7月1日劃定,所佔海域面積約20公頃,由漁農自然護理署屬下的「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管理局」管理,並由岸上的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協助管理。


我們在海洋科學研究所前下車後,目光已被石灘與對開的狗脾洲之間那一片清澈得如玻璃般的海域深深吸引。這裡面向南中國海,保護區內的生物多樣性相當豐富,孕育著各種魚類、石珊瑚、軟珊瑚、柳珊瑚及海洋無脊椎動物,也是石九公和魷魚的繁殖及哺育場。可惜如其他離島的荒島一樣,鶴咀也要面對隨水海漂來的海洋垃圾的問題,這海洋垃圾當然不會無中生有,看看垃圾的種類:發泡膠(寶麗龍)、方便麵碗、盛載各類清潔劑的膠瓶、膠拖鞋...一大堆的家居垃圾,就知道是從何而來。經過多年的公民教育和重罰的雙管齊下之後,香港市民隨便拋棄垃圾的陋習,已有很大改善,只是一些偏遠地區的鄉民和漁民,依然惡習難改,而且就算香港市民自己不污染海洋,也無法杜絕其他地區漂來的垃圾。從垃圾上的簡體字和產品牌子,也看到內地居民的公德心,仍然極待改善。


我們今次協助清理的,是石灘的範圍,海岸公園管理員簡略地講解過要注意的事情後,大家便分散到石灘上工作。垃圾大部份是發泡膠碎塊,體積大的,清理不難,那些被撕碎成一小片一小片的,要一一撿起時就要花點工夫。酷熱加上烈日當空,半個小時後,年紀稍長的義工開始有點吃不消,需要到樹蔭下歇歇,年青力壯的,就繼續努力。一個小時後,石灘上基本已是乾乾淨淨,只是我們都心裡有數,下一次潮漲或吹東南風之後,石灘又會被打回原形,但我們也明白,保護環境,從來就不只是一朝一夕的事。收集到的垃圾,裝了滿滿的近二十個大黑垃圾膠袋,份量最重的一件,是我從礁石邊抬回來的膠桶,內裡是滿載的,是廢棄機油。這是最可恨的海洋垃圾,因為如果膠桶破裂,機油滲出,將會造成十分嚴重的海洋生態災難。


工作完畢後,我們也趁機會四處參觀一下。鶴咀不僅是海洋生態的寶庫,由於這裡經常巨浪拍岸,也形成了很多壯觀的海蝕地形,海蝕崖、海蝕隙、海蝕拱、海蝕柱等,應有盡有,是個天然的地質的博物館。石灘旁邊,就是著名的海蝕拱「蟹洞」,洞口在一低矮的巨岩中央,兩旁岩石突出如蟹鉗,洞口就是蟹的口。因為風化厲害,蟹洞上碎石滿佈,探遊時均要小心落石。不過另一個更著名的,是車道旁的「吹穴」,吹穴與一般的海蝕穴有點不同,就是它會噴水。吹穴通常都較為狹窄,一端通到海洋,另一端曾通到地面,遇上狂風巨浪時,海水被壓入洞穴中,水花從另一端洞口噴射而出,因此被稱為吹穴。進入了狹長的吹穴內,即時涼風颯颯,大家幾乎都不願再出來。洞底滿佈渾圓的卵石,是海浪長年衝刷打磨的成品,今天海面風平浪靜,洞口依然有浪潮滾滾而來,把卵石推前再扯走,霹靂啪嘞的聲響,如身置麻將館中。可以想像,在風高浪急的日子,洞內是何等的驚心動魄。


最後參觀的,是山崗上的鶴咀燈塔。這座有南歐風格的燈塔,已經133歲,是香港第一座燈塔建築, 1875年4月16日落成啟用時,名為德忌立角燈塔。鶴咀燈塔雖然是全港第一座,卻有著158的編號,它是香港現存的五座戰前燈塔之一,已在2006年3月3日被列為法定古蹟。這座燈塔的命運,經歷幾次起落,1905年時曾被棄用,燈塔上的射燈也被拆走,搬往青洲燈塔,1975年再次被使用時,已經改為全面自動化操作的燈塔。酷熱下沿石級攀上小山崗,已是汗如雨下,燈塔沒有對外開放,我們也只能在外圍拍拍照,不過從燈塔旁的宿舍向東南遠朓,海面遼闊,一望無際,近有清澈的鶴咀灣和狗脾洲,遠處是浮於海上的蒲台群島,螺洲、蒲台、宋羌和橫瀾諸島,盡收眼底,飽覽藍天碧海的美景,真是不枉此行。